——我眼中的“双一流”师生研讨会

(教师王宁总结发言 吴康康摄)

(小组讨论发言 吴康康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师生在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党员更应该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月25日,以此项原则为宗旨,本科生物理学生党支部、研究生物理学生党支部和物理与光电工程系教职工党支部于基础实验楼C409共同开展了“我眼中的‘双一流’”师生研讨会活动,会议由研究生物理学生党支部书记郭蒙蒙主持。物理与光电工程系教职工党支部支委会成员,各学生支部全体在校党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伊始,郭蒙蒙和全体成员一起学习了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精神,并对“双一流”建设的背景意义和两会期间部分委员代表关于“双一流”展开的讨论进行了解读。她强调作为学生党员要把党的优良传统保持下去,为全体学生做好引领。
随后,研讨会以小组报告形式展开,每个党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全体同志对此展开讨论。其中,研究生物理学生党支部的靳亚康提出了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物理和光学在“双一流”建设的定位是什么?物理和光学的科研在“双一流”建设的方向是什么?对此教职工王宁做出了解答,他谈到,“双一流”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应当石工院或者其他比较强的学院进行合作,石油方向的发展需要我们基础学科的支撑,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其次,他肯定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且表示,同学们在“双一流”的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科生党支部李昊阳指出,“双一流”的建设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教职工可以出国深造,与世界前沿的物理思维接轨,从而来提升我校的物理水平;学生更要学习物理思维,而不仅仅是拿到学位证,要存在忧患意识,明确自己的定位,从书本到科研,这是我们对“双一流”建设应该做的贡献。最后发展对象刘洋表示:“我们物理专业的学风相当浓厚,但是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他指出,“双一流”不仅仅是学习以及科研,身体素质、沟通能力等一些综合素质也需要加强,这样才能作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学生为“双一流”的建设做出贡献。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成员的共鸣。期间,刘健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指出:“同学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积极参加科研创新训练,做到不虚不浮,求真务实,找准物理学科特色,将自身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争取更进一步。”最后,王宁在认真听取了学生代表的发言后指出:“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全局规划,找准物理学科可能重点突破和发展的方向,在学科建设、学术活动、交叉重点方向培育等方面做好引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尤其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教职工的工作重点是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激励学生发挥自身潜力。作为学生,则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而学生党员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点滴做起,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参与,此次师生研讨会的召开,深化了广大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理论学习的能力以及为学校建设献言献策的积极性,也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物理学科更好的发展。
(审核 张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