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2016年9月18日 14:00-17:00 | 南堂115 | 1 | 自有微孔聚合物(PIMs)的制备及其CO2/N2分离性能研究 | 张家赫 |
2 | S原子覆盖对MoS2团簇边缘脱硫效果的影响 | 李广军 |
3 | 耐腐蚀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 张清晨 |
4 | 基于氨基酸的超分子凝胶的设计及性质研究 | 魏浩杰 |
5 | 钙钛矿表面改性研究 | 张英泽 |
6 | Al2O3表面酸性对负载型催化剂形貌影响的研究 | 陈振胜 |
7 | CVD法制备新型铝离子电池碳正极材料的研究 | 黄凯 |
8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自组装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韩承高 |
9 | 纳米铜线/交联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虞彪 |
10 | 供/吸电子取代基酞菁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异质结型分子器件的构筑和化学传感性质研究 | 封维港 |
11 | 咪唑基金属有机框架功能材料的定向合成和性能研究 | 叶鸿堃 |
12 | 含氮卟啉分子的合成及与多酸共组装体的制备和催化性质研究 | 邢传旺 |
13 | 碳纳米纤维负载MoS2量子点柔性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王婷婷 |
14 | CO2/N2在功能化多孔芳香骨架中的竞争吸附 | 张迪 |
15 |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阵列光解水制氢研究研究 | 杨钱龙 |
16 | 喷雾法制备氧化铁石墨烯复合光电化学薄膜 | 张齐齐 |
2016年9月18日 14:00-17:00 | 南堂116 | 1 | 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龚珏 |
2 | 黄铜晶间腐蚀机理的实验及模拟研究 | 刘凯俐 |
3 | 盐离子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自组装影响的研究 | 陈雨嘉 |
4 | SiO2纳米颗粒对含有油相泡沫体系稳定性的增强机理研究 | 周佳男 |
5 | Pd掺杂对MoS2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李思彤 |
6 | MoS2/Si异质薄膜气体选择响应性能研究 | 杜泳君 |
7 | 城郊开心农场模式分析与实践 | 王子乾 |
8 | 离子扩散对杂散电流腐蚀影响的实验及理论模拟研究 | 李金铎 |
9 | 基于mathematica的物体运动规律数字化演示研究 | 刘慧 |
10 | SnO2-Nb2O5/NaNbO3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湿敏研究 | 薛皓月 |
11 | 新型三效催化剂活性组分设计及筛选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陈俊宏 |
12 | 磷化钼表面硫修饰对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 | 白宇明 |
13 | 阴离子金属有机骨架孔材料对有机染料的选择性吸附分离研究 | 曹文辉 |
14 | 多孔石墨炔单分子层膜在H2提纯中的应用 | 金春巧 |
15 | 石墨烯/硅异质结气体传感器 | 程宗举 |
16 | 胶束型絮凝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 胡昌隆 |
17 | 室温介孔膜氧传感器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朱纵野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12 | 1 | 多源遥感海表面风场和海浪场融合技术研究 | 李珂 |
2 | 集合卡尔曼滤波类方法在海洋数据同化中的应用 | 付思华 |
3 | 多孔介质中渗流驱动问题的杂交间断混合有限元方法研究 | 邓俣含 |
4 | 基于惩罚方法的稳健快速的异常点检测方法 | 王琪凤 |
5 | 量子真正纠缠的识别和度量研究 | 谢龙龙 |
6 | 基于算子理论的量子纠缠及度量研究 | 冯云乔 |
7 | 具有双曲死亡的随机捕食-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 居然 |
8 |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职业综合评判 | 杨瑞 |
9 | 基于mathematica的可视化图形软件包的设计 | 付飞琪 |
10 | 重量为4的最优冲突可避码搜索 | 赵玟 |
11 |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 | 王俊泽 |
12 | 基于HIV潜伏感染细胞的数学模型研究 | 李志文 |
13 | 基于阻滞增长的HIV病毒动力学模型研究 | 马海涛 |
14 | 基于联合L_{2,1}范数的单指标变系数模型的稳健变量选择 | 王迪 |
15 | 深水钻井安全评价的超限学习机模型研究与分析 | 高红敏 |
16 | 高等代数算法与演示软件 | 李明霖 |
17 | 基于oracle的NoSQL的非结构化大数据存储研究 | 张钊铭 |
18 | 流数据挖掘 | 吕聪 |
19 | 智能刹车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 陈远 |
20 | 胶州湾海域浒苔模型的建立及新算法研究 | 张天阳 |
21 | 基于结构保持的图像复原正则化模型研究 | 陈真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18 | 1 | 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制 | 王雨思 |
2 | 以3D虚拟场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光强分布测量实验系统开发 | 刘琪鑫 |
3 | 温度对PN结伏安特性的影响研究 | 孙博 |
4 | 柔性石墨烯气体传感器 | 郝天雨 |
5 | 物理实验中心及虚拟电子逸出功实验的虚拟场景设计 | 黄增名 |
6 | 无线光密码锁 | 李国政 |
7 | 基于单片机的测速监测报警装置 | 瞿飞 |
8 | 水下激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制 | 孟祥彦 |
9 | 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图书馆寻书导航系统 | 韩汶杞 |
10 | 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智能控制系统 | 赵禹翔 |
11 | 无人驾驶车辆自动控制系统 | 李传志 |
12 | 基于吩噻嗪的D-A-π-A型染料分子的设计、优化及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 | 许涛 |
13 | 基于相移数字全息的生物组织显微成像 | 毕泽坤 |
14 | 基于压力检测的教室人数实时显示系统 | 周长旭 |
15 | 全自动水果筛选分类一体装置 | 谭拓 |
16 | 漏控仪自发电储电供电技术研究 | 孟启予 |
17 | 莫尔条纹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仪的研制 | 孟德迎 |
18 | SnO2/Zn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 李聪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20 | 1 |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液体折射率测量装置研制 | 唐庆峰 |
2 | 基于动生电动势的踩压式压力发电装置的研制 | 房灵猛 |
3 | 硫化锡薄膜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 侯志栋 |
4 | 伽玛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 谢文文 |
5 | 基于核技术应用物理实验平台的创新研究 | 陈超 |
6 | 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微信平台开发研究 | 王文红 |
7 | 无源伽马射线衰减规律及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 孙新祚 |
8 | 基于PASCO实验平台的物理创新实验设计 | 王辉 |
9 | 基于COMSOL的化学机械抛光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 曾鑫 |
10 | 太阳能景观树雾霾处理器 | 常昭楠 |
11 | 掺磷氧化铁制备及光芬顿催化性能 | 胡苗苗 |
12 | 不同成分不同浓度油田地层水的核磁共振研究 | 宋睿 |
13 | 核磁共振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实验探索 | 刘杰 |
14 | 微波短路法测量油品复介电常数 | 周俊霞 |
15 | 基于李萨如图形的流体介质声衰减系数测量方法研究 | 刘洋 |
16 | 纳米二氧化钛熔融法掺硫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张晓洁 |
17 | 光化学制备Cu2O复合物及电容性能 | 李丰渟 |
18 | 声学黑洞声子辐射的研究 | 刘金柱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13 | 1 | 新型二维膜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聂鑫宇 |
2 | 润滑油添加剂硼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 于传满 |
3 | MIL-53为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研究 | 李子舟 |
4 | 超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 魏本祥 |
5 | 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新型异相金属催化剂制备与应用 | 蔡文金 |
6 | 高活性二硫化钨/碳布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制氢性能研究 | 卢珊珊 |
7 | 卤键本质的理论化学研究 | 付玉状 |
8 | 用于高效气体分离的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孙晗依 |
9 | 金属有机骨架-磁性纳米材料在环境水样染料分子去除的应用 | 李汪伯 |
10 | 蛋白质共振拉曼光谱的理论研究 | 郭思蓓 |
11 | NiO无酶电化学生物传感的探究 | 廖枚顺 |
12 | DNA大分子超结构的自组装研究 | 祁永伟 |
13 | DNA水凝胶的构筑与性质研究 | 侯萨 |
14 | 固相吸附剂吸附油品脱硫机制的计算化学研究 | 李倩妮 |
15 | 环三聚磷腈衍生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徐秋怡 |
16 | 有序介孔SiO2负载磷钼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 刘彦辰 |
17 | 以MOFs为模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应用 | 张世钰 |
18 | 二联烷基吡咯烷酮的合成及其在芳烃抽提中的应用 | 郭宇辰 |
19 | 生物大分子模板调控纳米材料的合成 | 陈天银 |
20 | 两性三元共聚物P(AM/AHPTAC/AMPS)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 李梅 |
21 | 乙酸酯制备乙醇的转化研究 | 陈贵远 |
22 | 主客体复合材料LaW10O36@MIL-101的组装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 赖金立 |
23 | 新型钴、镍系列MOF的合成及电催化析氢、析氧性质研究 | 吴明 |
24 | 前驱体法制备析氢析氧双型电催化剂 | 李治慧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16 | 1 | 3D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探究 | 孙凤超 | |
2 | 高吸附性能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李浩智 | |
3 | 基于社区或家庭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许博 | |
4 | 溴代三嗪绿色生产技术开发 | 田洋铭 | |
5 | 动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与涂装工艺研究 | 刘治坤 | |
6 | 水热反应辅助生物酶法提取微藻中油脂的研究 | 尹晓梦 | |
7 | 基于小型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系统 | 王昊 | |
8 | 基于多核DSP的高性能目标跟踪系统设计 | 朱雪阳 | |
9 | 机器人手臂运动控制技术设计与开发 | 刘强 | |
10 | 多人多套设备自动调度的远程电学元件伏安特性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 | 张雅青 | |
11 | 基于Android平台的“挑瓜”软件 | 武雷超 | |
12 | 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天气预报系统 | 王志浩 | |
13 | 基于大数据的抽油机井工况预警系统 | 张洋 | |
14 | 外循环结晶反应器硫酸镁结晶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 牛晓辉 | |
15 | 有源音箱自动上电断电控制 | 安邦 | |
2016年9月18日 8:30-12:00 | 南堂117 | 1 | SAPO-11/ZSM-5复合分子筛合成 | 王树开 | |
2 | 青岛大珠山花岗岩球状风化特征及风化速度研究 | 左志豪 | |
3 | 油井防砂方式优选软件 | 王海 | |
4 | 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刚性需求与学生学习动机、愿景调查 | 崔青林 | |
5 | 家庭安防手机APP软件开发 | 张广伟 | |
6 | 碳量子点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张鑫鹏 | |
7 | 农田智能灌溉装置 | 张晗 | |
8 | 劈尖干涉法测量橡胶材料杨氏模量装置的研究 | 杨长通 | |
9 | 声黑洞的吸收、散射特性的研究 | 范珏铄 | |
10 | 变形介质渗流驱动问题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研究 | 徐雯峤 | |
11 | 基于不同类型酞菁半导体材料化学传感器阵列的构筑及气体识别模式的建立 | 王向阳 | |
12 | 基于白光LED的视频传输系统 | 刘树钰 | |
13 | 数字全息记录系统中离轴角度的实时精密监 | 王加栋 | |
14 | 基于两步广义相移干涉术的微小形变测量 | 范佳林 | |
15 | 电动汽车独立轮设计 | 卢志亮 | |
| | 1 | 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开发公司 | 黄凯 | |
2 | 基于材料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演示套餐的研发与实践 | 杨智乞 | |